農業與線上博弈產業: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合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農業線上博弈產業之間的結合可能聽起來有些意外。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正在找到一些共同點和相互合作的機會。

農業與線上博弈的相關性

農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石,而線上博弈是一種現代娛樂形式。儘管它們的主要關注點不同,但兩者都受到技術創新和數位轉型的影響。農業正在透過智慧農業和數位農業的概念來提高效率和產量,而線上博弈業則在不斷探索新的技術,如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以增強用戶體驗和安全性。

更多文章:【專欄】正視科研對兩岸農業博弈的影響

農業主題在線上博弈中的應用

一種將農業與線上博弈產業結合的方法是通過開發以農業為主題的遊戲。例如,許多線上老虎機遊戲採用了農場、果園或田園風光作為背景,吸引玩家進入一個鄉村舒適的遊戲環境。這些遊戲不僅提供娛樂,還能讓玩家對農業產生興趣,進而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生活的認識和欣賞。

農業與線上博弈的合作機會

農業與線上博弈產業之間的合作不僅限於遊戲開發。隨著線上博弈業的興起,許多公司正在尋求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來投資和回饋社會。其中一種方法是支持農業項目,如資助農村地區的可持續農業實踐、提供農業教育和培訓,或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項目。這些合作不僅有助於農業的發展,也能提升線上博弈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社會責任感。

結論

農業與線上博弈產業的結合展示了跨領域合作的潛力。透過創新的遊戲開發和社會責任投資,這兩個領域可以互惠互利,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這樣的跨界合作,為農業和線上博弈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開一間烘焙坊,就像麥田中央的磨坊 – 麥瑞欣烘焙

問許垚綸第一次吃到酸種麵包的感覺,他直率地回答:「超難吃的啊!覺得天哪,怎麼會有人做這樣的麵包? 而且又沒有內餡,完全不知道要吃什麼。整個很痛苦。」

既然第一印象這麼差,為什麼現在會成為專門製作酸種麵包 的麵包師?「說真的,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方式,做 出來的會是酸種麵包。我以為自己只是養一般的天然酵母而已。 如果我事先知道,可能就不會想做了吧。」

用麵包實現健康的工作文化

就連做麵包本身,一開始也不是許垚綸的人生規畫。剛從學校畢業的他做過非營利組織行政工作、電信產業業務,然而他從 這些經驗中發現,「現下的工作環境不斷將『人』異化,變成工具。 這是我所在意的。」

許垚綸認知到,「只有自己建立一個組織,才有可能把腦中希望的工作文化形塑出來。」因此他決定創業。「剛好我很喜歡 麵包,也很有興趣研究,所以就選擇了麵包。」麵包,成了許垚綸實現夢想的媒介。他結合過往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經驗,以「志工」的方式,將他做麵包的經驗技術,連帶所有烘焙設備,都無 私分享給有興趣前來學習的協作夥伴。大家全憑自己的意願和熱 情,相互協助交流,沒有誰是誰的雇主,也沒有誰需要對誰交代 去留。是一種實驗,也是一項可能。

因緣際會的本土全麥酸種麵包

許垚綸對烘焙坊最初的想像,來自他從書上看到的一張照片。 「那是一整片遼闊的麥田,中間矗立著一座磨坊。那座磨坊專門 磨製新鮮麵粉,提供給附近的社區和烘焙坊。」許垚綸想像著, 在那樣的環境裡,空氣中飄散著的,會是什麼樣的氣味?人們交談、流動著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內容?「我就想,如果我開的烘焙坊,能夠像是麥田中央的磨坊,供應新鮮麵粉給左鄰右舍,那該有多好?」他說。

於是他上網買了一部德國家庭式磨麥機,磨出百分之百全麥 麵粉,成了他麵包的重要特色之一。像是被老天推著走,許垚綸 坦言,他原本使用的是美國有機小麥,「因為聽到的都是『臺灣 不適合種小麥』、『臺灣小麥筋度不夠、不適合做麵包』,所以 並沒有支持臺灣本土小麥的念頭。」

然而有一陣子美國小麥突然凍貨,許垚綸長達半年苦無麥子 可用。輾轉聽說臺灣南部有農民種麥,用了之後發現和美國麥子 的特性差不多;等到和麥農再混熟一點,問了才知他們用的也是 有機栽培法。「農民有沒有用心種植其實是最大的關鍵。在需要 除草時除草、需要肥料時給肥料,而不是種了就丟在那邊不管。 好好照顧,還是可以種出筋度夠的臺灣小麥。」種種因緣際會, 讓許垚綸的麥瑞欣烘焙坊,不只能夠供應臺灣小麥磨製的全麥麵 粉,也製作本土全麥酸種麵包。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

又土又老又傻,老派心態之必要 – 小農餐桌

很多人所認識的小農餐桌,是一家餐廳,但真正的空間是一棟與芒果園相依的木屋,廚房、餐桌、工寮、農田 佔去大半,剩下休閒、休息用的室內房,常常是一家四口與來幫工的親朋好友睡成一團。「我們不知道算不算 多元成家、還是人民公社什麼的,要說麵包店也不是。」女主人江目尼說這裡的日常是外頭有客人用餐,屋裡夾雜孩子的哭鬧嬉戲或大人的鼾聲,偶爾還有騎著鐵牛或腳踏車路過的鄰居,一聲不響地把剛採收的菜果放在餐桌上。

小農餐桌確實也賣麵包,但主廚蘇志民口中的直接法真的直接,「就是揉麵糰、進攪拌器、等幾十分鐘、放其他食材、進烤箱。 沒有什麼一定要控制溫度、濕度、時間、包起來、又揉又摔、整型那種方法。」問他為什麼要做得像是大餅似的,「因為部落很多人喜歡吃大餅。」在田裡忙除草的目尼大笑,「小民很難訪齁? 跟他的麵包一樣,很自己。」

有意識的向部落學習老派作風

連店主人都很難自我定義的一家店,沒辦法代入任何風格名詞,鄉村風、復古風、部落風,很像但都不是,卻都有點什麼。 目尼說小農餐桌的麵包就是「又土又老又傻」,其實是最恰當的形容詞。

第一「土」,來自幾個農友或友好部落的有機無毒食材,是 小農餐桌初期在花蓮經營無菜單料理餐廳沿用至今的土法煉菜。 在花蓮出生待了 26 年的小民,跟著餐廳前一手老闆學會上市場, 漸漸熟悉各家攤位後,開始對料理有其他想像,有時在市場裡的 「阿美族一條街」買到鹽醃生豬肉、竹筒飯,再轉去小農朋友田裡採收蔬果,就可以組合成一個套餐。「這個流程我最後熟悉到 還有時間先看人家凌晨喊拍賣,看完買完菜就直接在市場吃早餐, 哦,那個市場有很多好吃的早餐。」搬到屏東,照舊不定期拜訪小農朋友,唯一改變的是不去市場了,「部落有菜車啊,有很多雜糧、野菜都買得到。」

但在花蓮,儘管已經相當有意識地將料理和在地食材連結, 小農餐桌的老派作風卻是在移居屏東三和村之後才醞釀出味。移居地其實是目尼的家鄉,在生活、工作都與排灣族一起的村落裡, 她有更多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原鄉,也和小民一起向部落老人們 學習古老的料理,有時簡單到只有地瓜、砂糖,卻跟部落生活都 有關係。「比起在花蓮只是把阿美族的特色應用在擺盤、配色上, 到這裡之後算是比較有目的的放真正的部落風味進去。」有目的, 聽起來頗有心機,但其實源自於一樁想很久的心事。

那是她有一回吃到婆婆做的小米糰驚為天人,回家想自己學 來做做看,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媽媽也不會,最後乾脆問部落婦 女哪裡可以買,結果朋友驚訝地回她:「怎麼會用買的?我有媽媽耶。」「我也有啊!那時候我才知道吃不到那個食物,有一個 很大的問題是可能上一代也不會做了,我媽媽離開傳統部落很久, 她知道那個東西、也知道母語怎麼說,但就是不會做,我就在想, 怎麼斷了?那我以後可以給小孩什麼?所以其實後來發展部落共 工、共學、共同照顧,都只是因為發現自己有很多不知道,很想要找答案,甚至要找知道母語由來的老人家學習,因為排灣族的生活解答都在語言裡。」